毕淑敏:人生,是一场悲喜交加的旅行
诗人汪国真说:“通常遥远的地方,对于我们都有一种诱惑。”
如果你渴望去远方,那一定喜欢这样的话语吧。
“你必得一小我私家和日月星辰对话,和江河湖海晤谈,和每一棵树握手,和每一株草耳鬓厮磨。你才会顿悟宇宙之大,生命之微,时间之贵,死亡之近。”
这些触动心灵的文字,都出自一位智慧的女作家之笔。
她从医20年后,转行写作,写出《昆仑殇》等多部震撼人心的作品。
她的人生,是一场悲喜交加的旅行。
1969年,17岁的她离别家人,奔赴西藏阿里高原从军,在雪山上渡过了11年最美的青春。她曾挽救无数生命,也曾多次直面死亡。那是她人生中最珍贵的一场旅行。
从2008年搭船举世航行开始,至今她已走过 80 多个国家。
2017年,她搭乘一架小飞机,同行17人,一个由作家、修建学家等组成的特别队伍一路西行,去欧洲探寻那些稀有的风物。
在新书《小飞机,欧洲行》中,她以美妙的文字,分享了这场旅行中的感悟。
她,就是国家一级作家,毕淑敏。
在她眼里,生命中没有什么比掌握自己脚步这件事,更让人惬意。
好奇心,是旅行的动力源泉
塞缪尔·约翰逊:“好奇心是智慧富有活力的最持久、最可靠的特征之一。”
写作30多年,毕淑敏一直能输出高质量的作品,除了有富厚的人生阅历外,更源自她有一颗好奇心,从没停止旅行的脚步。
她的许多作品,如《非洲三万里》和《南极之南》等,都跟旅行有关。
毕淑敏坦言,这次去欧洲,同样是被好奇心驱使的。
在《小飞机,欧洲行》里,我们看到了一个童心未泯的毕淑敏:
她好奇金发碧眼的小女人为啥会光脚在牛粪上奔跑;在查尔斯王子的庄园里,她像天真的孩童,惊喜地发现内里有1000多种苹果。
这些履历,不仅满足了她的好奇心,也引发了对生命的思考,让其作品充满了魅力。
松浦弥太郎说:
旅行必须具备康健的身体、时间、款子,以及无穷无尽的好奇心。
在旅行中,如果没有好奇心,即便眼前风物旖旎,我们也难以瞥见美景。
去加拿大东部旅游的时候,旅行了佩姬湾。那里的灯塔,被誉为世界上最上镜的灯塔之一。
当天阴雨绵绵,佩姬塔静若处子,海岸边耸立着许多色彩亮丽的小屋子。蓝绿色的海水碰撞着几亿年前的礁石,泛出皎洁的水花。
这时,旅行团里的一位老头拉着妻子拍照,她却皱眉说:“哎,这地儿真没啥悦目的,就一堆乱石头!”
老头一言不发,前一秒的兴奋劲荡然无存。
在旅途中,如果我们不愿放下评判,就永远无法捕捉到感人的风物,更难感受到异域的美好。
只有带上一双爱美的眼睛,我们才气瞥见山河的壮美和历史的瑰宝。唯有拥抱一颗好奇心,我们才气感受到旅行带给灵魂深处的丰盈与富足。
旅行中的小插曲,让人回味无穷
这次欧洲旅行时,毕淑敏曾住进一个城堡里,一整晚都没睡好。但这却促使她对古堡的历史发生了兴趣。
她跟法国朋友交流后才知道,那座古堡里从来没有住过王子和公主。在八百年的时间里,它都是一个血腥的兵营,所以才感受阴森恐怖。
不外,这个小插曲就像探险,同样让她难忘。
在旅途中,难免有种种小意外发生,好比迷路,甚至生命危险等,这些恰好都是磨练人的心性和智慧的时候。
钱钟书说:“如果你爱一小我私家,那就和她去旅行,如果旅行事后你们仍旧相爱,那就完婚吧。”
学妹小可结业时,和男友去意大利旅行。在熙熙攘攘的罗马许愿池前,她跟团队走散,碰巧手机也没电了。男友顶着烈日,奔走两小时才找到她。这事成为他们婚后最甜蜜的回忆。
不光是小情侣,那些已婚伉俪在旅途中遇到小插曲后,也经常会让情感升温。
杨澜在《世界很大,幸好有你》中写道,她和丈夫吴征去南非旅行时,有天他们偶遇一只野猪。吴征将她挡在身后,岑寂地嘱咐她不要张皇,厥后他们才得以脱险。
这段遭遇,让他们兴奋了好几天,也更明白珍惜相互。
有人说,人生最明亮的欢喜火焰,多数是由意外的火花点燃的。旅行也是如此,最难忘的影象往往都陪同着惊险和刺激。
旅途的小插曲,是旅行故事中一道道迷人的风物。只要我们敢于面对那些未知和不安,旅行就会变得妙趣横生,令人回味悠长。
旅行,是寻找自我的历程
毕淑敏说:“人生终要有一场触及灵魂的旅行,好的旅行,会让人在某个时刻,狂喜、伤心,在感动袭来时淌下泪来,那是灵魂蜕变的一刻。”
在《旅行是一味草药》中,她遇到一位女抑郁症患者,在种种治疗都不见好转的情况下,毕淑敏建议对方去旅行。
女患者说自己没精神去旅行,但照旧决议试一试。
在盛夏里,她飞去三亚。一个月的穷游,让她学会了微笑,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也找到了生命存在的意义。
知乎上有个问答:“旅行的意义是什么?”
有个高赞回覆:做你想做的事,成为你想成为的人。这是旅行最大的意义。
作家韩梅梅在《一起到遥远的地方看一看》中,讲述母亲陷入逆境时,她决议陪母亲去旅行。她们一路浏览风物,吃当地的美食,回归最简朴的生活。
这场旅行,帮母亲解决了许多生命中的问题,好比对男人的不信任,对孩子婚姻的担忧等。她徐徐认清自我,找到一股内在的气力,勇敢直面问题,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王家卫说,人的一生是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的历程。
旅行,何尝不是如此呢?
在旅途中,我们有时机用一双婴儿的眼睛去看世界,感受百态人生。这种体验,会让人变得越发智慧和宽容。
在新奇的情况里,人会不停实验和思考,让大脑有放空的时机。在增长见识的同时,也更容易寻找到真实的自我。
趁时光正好,身心轻安出发吧
高晓松说:“这个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轻易,尚有诗与远方。”
这句话,曾勉励许多年轻人,迈开旅行的脚步。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四年前,一个女西席的告退信火遍朋友圈,也道出许多人的心声。
在旅行中,她遇到心仪的人,生下可爱的女儿。一家三口定居成都,有空时他们依然会携手看世界。
不外,对于年轻人喜欢告退去旅行的现象,毕淑敏更勉励先为生存为主,再思量看风物。
但她认为,旅行可以资助年轻人树立久远的目标。随着年岁的增长,出门的阻碍越多。如果可能,趁年轻多去世界看一看。
其实,旅行也并非要花许多钱,要跑去很远的地方。只要带上一颗好奇心,出门十里皆是风物。
当你认真凝视过路边的一朵野花,给陌生陌头的人们送去一抹温暖的微笑,在洒满阳光的海滩上思考过人生,那这趟旅程便足够美好。
幸福,是有种子的。旅游,也是有种子的。着名不必及早,旅行不能延误。
趁阳光正好,趁你还年轻,去赴一场灵魂蜕变之旅吧,让沿途的点滴在内心埋下美好的种子,从而活出最绚丽的人生。
文章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原创首发散文、小说、评论、诗歌必须在600字以上,内容按“题目+作者+内容”花样编辑在一个word文档中,用附件形式发送指定邮箱:779235484@qq.com。本征稿恒久有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