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游客到广州 最南端 旅行,逛当地市场,体验当地人的生活
这是珊珊三丫头爱生活、爱摄影、爱旅行、爱美食的驻足点。这个国庆长假期,外地朋友来广州,与珊珊三丫头一起来到广州南沙旅行游玩。南沙位于广州市的“最南端”,在珠江出海口和大珠江三角洲地理几何中心,是西江、北江、东江三江交搜集点,是珠江流域通向海洋的通道,也是广州市唯一的出海通道。
珊珊三丫头和朋友坐车来到南沙的“新垦”,即十四涌所在地,在吃过海鲜午餐后(有兴趣相识详情的朋友可以阅读前面文章《广州最南端是“咸淡水”交汇点,有许多奇特的海鲜美味,游客:鲜》,便计划到“新垦”当地的市场走走。因为我和朋友都是不喜欢旅游景点打卡的旅行者,到达一个地方,如果有时机都喜欢到当地的传统市场走走走走,体验当地人的生活,感受当地风土人情,是个很是不错的选择;就算不买工具,拿着相机在走走拍拍,比起看看著名景点更有兴趣。
新垦原来是由万顷沙洲发育而成,后经人工围垦而成,所以把名字叫做新垦。新垦是广州市仅有的两个渔业镇之一,因为处在一个“咸淡水”的交汇点,土地肥沃,河涌纵横,物产富厚,这里生产许多奇特海鲜美味和农副产物。
珊珊三丫头和朋友走进的是当地人买菜的老市场:新垦综合市场。一走进去,林林总总的食材和农产物。在北方内陆生长的外地朋友就大叫开了眼界,因为许多产物都是第一次见到。
往内里走,见到许多当地的时令水果摆放在一起,形成一道五颜六色的水果风物线:金灿灿的大芒果、黄绿相间的大木瓜、紫红色的香蕉、绿色的香蕉、翠绿的番石榴……这些水果大部门都产自南沙当地,只有少数来自外地……正当珊珊三丫头转头招呼朋友时,发现朋友手里已拿着一大袋香蕉,边吃边赞说:当地的香蕉好吃,树上熟的蕉就更好吃,我们那边吃不到……这紫皮蕉我照旧第一次见和吃。
沿着市场走见到许多上了年纪的阿姨摆的小摊档,这种摆卖的方式,感受回到小时候的农村市场,把自己家菜地的农作物拿来市场卖掉,然后津贴家用。于是,珊珊三丫头便决议惠顾一下这些小摊档的农作物,也带一些回去。
摆卖的农作物中有一样是特别吸引人,就是当地的特产“新垦莲藕”。十月正是莲藕盛产的季节,市场随处见到卖莲藕的,新垦自己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土地肥滋滋的,水源富足,在入海口生长的新垦莲藕,已成为了“地理标志产物”。我和朋友来到一个档口前,拿起其中莲藕看看,节节匀称,粗细巨细看着都是一样的,询问价钱,一斤的价钱在2元到4元之间。秋天吃藕可以滋阴润燥,而且价钱是相当实惠,于是挑了五斤多重量的藕带回家。
继续逛,见到不少海产干货小摊档时,有许多晒干的海产物,例如虾米、咸鱼、鱼胶……等等。走着逛着,被一个招牌上写着“一夜埕”鱼吸引,摊主好象已经知道我们的好奇心,就解释这“一夜埕”鱼的名字的泉源。 “一夜埕”鱼,也被叫做一夜干鱼。渔船出海打鱼,因为冷冻和冷藏设备,最简朴的方式就是将鱼杀了挂在甲板上,经由海风吹了一夜,鱼肉就差不多泛起表皮干燥收缩和内部照旧软的状态,这样鱼就容易生存了,这个经由一整夜的吹风风干的鱼,正常叫一夜干,但又被戏称“一夜埕”鱼。交流后以为价钱还不算贵,我们又采购了一些。逛了一天,我们两人都收获满满,朋友带了不少海产干货作为手信。
现在十四涌名声越来越大,除了十四涌水产市场旁的农产物市场外,这些当地的市场也开始越来越多游客惠顾,有些当地人说这里的菜价并不自制,还会有缺斤短两的情况。可能因为我们是游客,对当地的物价并不是太相识,横竖感受比家四周的市场划算,还算合理,至于是否短斤缺两,我没有称过,用手掂一掂,以为差不多就行了。
那么,你有来过广州南沙新垦综合市场吗?除了海鲜外,你有关注过这里的农产物?听过新垦莲藕吗?听过叫“一夜情”的鱼吗?你出去旅游的时候,喜不喜欢逛当地市场?如果有时机来广州旅游,你是否会来新垦的市场走走看看?接待各人留言评论哦。本文是版权作品,未经珊珊三丫头书面授权,严禁搬运、转载、洗稿。如需转载,请与作者珊珊三丫头联系味,谢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