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如何开展亲子小组? | 案例分享
同城信息网:转摘自社工客作者 | 陆晓静
单位|深圳市社联社工服务中心
一、小组的基本情况
(一)名称:“阅”让爱更进一步——社会互动理论在亲子中的运用
(二)服务对象:社区5-12岁亲子
(三)小组人数:12组家庭
(四)工作员姓名:陆晓静
二、小组目标
1.提升80%参与家长的沟通技巧。
2.增加80%参与亲子相互交流的频率。
三、理论与方法
社会互动理论,社会互动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它是个体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作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即我们不断地意识到我们的行动对别人的效果,反过来,别人的期望影响着我们自己的大多数行为。它是发生于个体之间、群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
在本次亲子阅读小组中,社工通过制定线上亲子阅读打卡、微信语音信息分享亲子阅读技巧和亲子沟通技巧、亲子阅读任务卡、亲子阅读技巧小测试、家长分享沟通经验和趣事等等,促进亲子之间的互动;
对于亲子们共同需要学习的亲子沟通技巧和亲子阅读技巧,在小组中,小组成员可以通过社工的带领学习,或者通过亲子和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互动,分享有意义的经验,促进相互之间的影响。
同时,社工通过每一节的家庭作业布置,促进亲子之间沟通,以及在群里分享自己的家庭作业时,相互学习,相互影响。通过亲子阅读小组后,亲子家庭可以从中积累经验,把亲子阅读当作是亲子相互沟通的良好方式,增进亲子关系。
四、小组过程
(一)小组计划
http://p1.itc.cn/q_70/images03/20200615/1247831adf8142d2babaf0e2c6db0b45.jpeg
http://p5.itc.cn/q_70/images03/20200615/b4b11692ca5140069db3a83cdeacaa25.png
http://p6.itc.cn/q_70/images03/20200615/664ec4fff4164fc290abdbaf7b8e166e.png
http://p6.itc.cn/q_70/images03/20200615/ee0ccdfb30364f9bb527813ab9b4c32c.png
http://p4.itc.cn/q_70/images03/20200615/e6bca682e0f0414897aa91e3c45797bf.png
http://p7.itc.cn/q_70/images03/20200615/874fbeb853db42c995e06313dee1348f.png
(二)小组发展状况
小组初期
初期阶段,社工所招募的12组亲子中,本阶段主要指前两节活动。在这个阶段中,组员表现出的主要特征如下:
1.对社工和其他组员产生距离感。
参加本次小组的组员,第一次与社工和小组成员进行在线视频,同时第一次线上视频互动,从以前的线下互动转变为线上互动,小组成员大部分互相不认识,属于第一次见面,产生距离感和陌生感,从整个小组来看,组员之间的熟悉度较低。对此社工通过破冰游戏-社工说,带领小组成员相互认识,协助小组成员们有机会在轻松地氛围中与他人建立关系,鼓励他们相互了解。
2.设备影响小组成员参与度。
线上活动第一次采取在线视频的方式服务,小组成员每组家庭网络不一样,有的家庭网络不稳定,且电脑或者手机设备存在卡顿,小组成员无法正常参与小组互动,导致小组成员的参与度不高。
小组中期
中期阶段,小组开展中期,主要特征如下:
1.小组成员亲子阅读投入度变强。在这一阶段,12组亲子中,有11组亲子阅读打卡准时固定,大家可以严格按照社工布置的家庭作业完成,基本没有出现阅读打卡中断的情况,认真投入到活动中。
2.个别组员表现特出。这一阶段,社工主要是引导者的角色,表彰阅读中表现突出的小组成员,适当运用赞美的技巧,比如:这组家庭这次朗读的文章很好,有感情且流利地阅读文章。社工通过把阅读录音分享在群里给予其他小组成员聆听,同时鼓励小组成员们向这组家庭进行学习。
小组后期
后期阶段,小组开展后期,主要特征如下:
1、亲子沟通任务卡完成度越来越高,家长们分享自己与孩子沟通所发生的的事情。家长们在分享与孩子沟通的事情时,逐渐具体化,积极回应社工提问的问题。
2、亲子阅读提前打卡。有的家庭在社工布置家庭作业后,较快在群里进行阅读打卡。有的家庭表示逐渐形成阅读习惯,孩子们也越来越喜欢亲子阅读,也愿意放在自己玩手机的事情与孩子进行有效阅读。
小组结束期
结束期阶段,小组进行到结尾,主要表现出的特征如下:
1、亲子关系的变化。此阶段,亲子关系通过亲子阅读后,社工带领亲子们学习的亲子沟通技巧,亲子们反馈社工分享的沟通技巧管用,也希望可以继续运用在日常生活当中。
2、小组成员满满的获得感。经过8节的亲子阅读技巧和亲子沟通技巧的学习,家长们纷纷在群里分享获得的经验或者体会。可以增加孩子的生字量;慢慢学习如何倾听孩子的心声;增长了孩子的口预感,也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培养孩子与自己的默契度等等。
五、目标达成情况
(一)评估方法:过程评估、结果评估
(二)评估结果:
1、过程评估
过程评估的方式:统计家庭作业和统计参加者人数。
(1)统计家庭作业。每节活动社工通过微信语音信息分享的亲子阅读技巧和亲子沟通技巧。在社工分享亲子阅读技巧当节,布置亲子们运用学习的亲子阅读技巧准时阅读打卡,完成对应阅读主题,并且亲子录音后发送在临时活动群。
另外,在社工分享亲子沟通技巧时,亲子们听取微信语音信息后,完成对应的亲子沟通任务卡,同时也分享一些学习的经验,并分享与孩子发生的一些趣事。小组成员可以准时发送家庭作业在微信群里,社工针对发送的阅读录音和沟通任务卡进行回应,简单地进行评价与鼓励,更好地促进成员们的进步。关于统计家庭作业,实际开展活动中,12组小组成员都按照要求提交了家庭作业,至少完成两份家庭作业。
在第五节亲子阅读小节中,社工发送2道亲子沟通任务:
1、艾莉回到家以后,气冲冲地把书包仍在沙发上,然后对着妈妈大吼:“我不要上学了!我讨厌学校!”面对这样的情景,作为家长,您会如何做?(运用亲子沟通技巧-积极倾听技巧回应);
2、通过社工亲子沟通技巧-积极倾听技巧分享,您对该技巧的看法和理解是什么?(可以举例子,如您和孩子发生的事情)。
第七节亲子阅读小节中,社工发送2道亲子沟通任务:
1、家长们可能经常会这样说:“别玩了,该吃饭了。(3分钟后,孩子没反应)叫你别玩了,该吃饭了。(几分钟后发现孩子还没动,火了)叫你吃饭听不见啊(巴拉巴拉,又是一堆数落、啰嗦的话)怎么那么不听话呀,再不吃就别吃了,洗手了吗,老是不洗手……”面对这样的情景,作为家长,您该怎么办?(通过亲子沟通技巧-忌讳啰嗦,简单明了);
2、您对社工晓静的第七节分享的亲子沟通技巧有何看法和理解?(可列举自身事例)。家长们通过完成任务卡,学习亲子沟通技巧。
(2)统计参加者人数。平均每节参与者有11组。关于统计参加者人数,平均每节参与者达到11组,已经达到了服务的指标。
2、结果评估
结果评估的方式:参加者意见反馈表。
(1)参加者意见反馈表。最后一节活动中,活动一共发出12份问卷星沟通技巧小测试,收回12份;亲子家庭填写的参加者意见反馈表中,第一, 80%以上的参与家长表示“通过亲子阅读小组,我学会至少两个沟通技巧。”小组中,社工带领亲子学习了三个亲子沟通技巧,分别是尊重孩子的选择、积极倾听和忌啰嗦,简单明了。
社工通过设置7道题目,均为选择题,每一题得分5分。7道题目中,满分35份的家庭有6组,得分30分的家庭有2组,得分25分的家庭有2组,得分15分的家庭有2组,最终总分至少80%的亲子家庭得分为25分及以上,测试家长们学习的沟通技巧,经过统计,共有10组家庭得分为25分及以上,达到80%以上,达标。
该教育小组,社工主要通过在活动临时群定时分享微信语音信息,信息中主要是的内容是亲子阅读技巧和亲子沟通技巧,亲子们会在社工分享完成后,仔细认真的聆听,通过完成阅读技巧小测试、亲子沟通任务卡或者分享与孩子的趣事进行有效反馈,以亲子阅读为载体,促进亲子之间进行良好沟通,提升亲子关系亲密度,提高亲子间的沟通频率。
综合本次小组可取之处与不足,工作员总结了以下几点:
1、小组经验:
①社工带领亲子阅读。社工通过微信语音信息分享亲子阅读技巧和亲子沟通技巧,在社工分享完成后,亲子们通过当节次学习的阅读或者沟通技巧进行运用,比如,社工当节分享亲子阅读技巧,那么亲子们运用亲子阅读技巧阅读一篇及以上文章、绘本或者新闻。社工围绕技巧,每节布置至少一份家庭作业,巩固技巧的运用;社工同时维持参加者的阅读打卡秩序。
②适当表彰亲子积极阅读的行为。社工针对亲子们每天阅读打卡的录音,听取完成后,社工对表现优秀的个别亲子进行表彰,比如“今天某某某家庭运用技巧很到位,很有感情、流利地阅读哦。”“今天某某某家庭表现很积极,第一个阅读打卡。”“今天大家表现得很棒,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部完成阅读打卡,一天一天进步!明天继续加油!”最终,12组亲子中,11组亲子持续8节准时打卡。
③社工从参加者中强调榜样,鼓励更多参加者学习。小组进行过程中,社工每节听取小组成员的阅读录音,对阅读流畅、流利的亲子阅读录音进行分享,社工把质量高的阅读录音,公布在中心公众号,转发给更多的小组成员聆听学习,同时在小组成员中树立很好的榜样。
④活动形式多样化。
(1)阅读打卡。社工规定小组每一节的阅读主题,亲子们可以自由发挥,选择不同的读物。亲子阅读前进行阅读打卡,打卡后发送亲子一起阅读的照片,表示亲子共同互动阅读,其次,分享当晚阅读录音,分享完毕后,发送打卡完成,明天和爸爸/妈妈继续加油的文字。
(2)分享阅读和沟通技巧。社工语音分享阅读技巧后,发送问卷星让家长填写,正确率高表示家长们已经听取录音,同时分享亲子沟通技巧后,社工布置亲子沟通任务卡,让家长认真完成。
(3)家长分享经验。社工在分享沟通技巧后,家长们会在群里分享获得的经验,同时通过分享自己与孩子之间的趣事巩固对沟通技巧的理解。
⑤小组成员的获得感和正面感受很强烈。在小组结束期,家长们在活动临时群分享各自的收获。
小楠妈妈分享:“第一,可以增加孩子的认字量,还认识到许多课外知识。第二,养成了每晚阅读的习惯,增加了亲子之间的感情。”
小茵妈妈分享:“1.通过这次的亲子阅读,让我们孩子增长了口语感、也加深对阅读的认知。2.在亲子关系上,大家也学会了互相尊重。认识到沟通是最好的良药。”
小乐妈妈分享:“1.首先感谢社工晓静姐姐用心分享的亲子阅读与沟通技巧,从中受益多多。2.说真的,本来我们亲子晚上都是她看她的书或电视,我看我的手机,很少一起阅读,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坚持了8天没放弃,并且还约定以后继续坚持每晚亲子阅读最少一个小故事。”
小琦妈妈分享:“1、亲子阅读给我们走的更进的一大步亲子的沟通和关爱。2、感谢社工给了我和林培琦在阅读的时候配合更多默契感。”
小成妈妈分享:“1.学到了一些亲子沟通和阅读的技巧,自己会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多运用和巩固;2.在自己懈怠时,社工和组员的认真态度也不断地鞭策自己。团队的力量巨大,可以互相帮助,让大家一起坚持下来;3.感谢社区为我们提供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和孩子一起亲子阅读是一段愉快的时光。虽然孩子早已经可以自己看书了,但依然很享受亲子阅读;4.孩子喜欢朗诵,将学到的技巧运用到阅读中后,更增加了孩子的阅读兴趣。”
2、小组不足:
①小组的互动性不高。由于孩子上学、要写作业、家长上班等原因,无法抽出较长的时间来投入。通过本次的小组活动,社工发现线上活动具有局限性,社工对于线上的开展形式考虑对照缺乏,比如本次小组缺乏小组成员的互动,社工对活动开展形式的更改缺乏思考。当然社工在开展本次小组的目标是可以达至的,如果下次开展类似活动,社工可以进一步考虑,互动性低,社工在此后的在线小组中,可以根据活动时长、小组人数、小组目标适当设计与互动相关的环节,促进组员之间的互动。对于小组成员间的互动性,社工下次也可以尝试制定同一时间让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良好互动,调整最佳的时长,尽量不拖延活动时长。
②小组初期参与度弱。小组初期,社工第一节通过在线视频的方式与小组成员进行在线互动,但是由于大部分的亲子反映网络过于卡顿以及电脑和手机设备跟不上,导致家长和孩子们对于第一节在线视频的体验感很差,且在开展过程中,他们听不清晰社工和其他参加者的话语,最终他们对于活动投入度和参与度不是很高。到第二节社工把在线视频形式转变为微信语音信息和阅读打卡的方式,小组中期、后期、结束期有序进行。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社工客平台立场。
你还服务过哪些案例?欢迎向社工客投稿分享你的经历~
原文地址:https://www.sohu.com/a/402069487_491282,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