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务发布 发表于 2024-8-17 13:28:03

干货丨教育康复之亲子关系

同城信息网:转摘自北京语聆听障儿童家长服务中心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110/abf498b96a4f4b23afee92b19b8e26a1.jpeg

这篇洪老师写的《全面康复之教育康复》老朋友应该看过,是一篇好文章,可能有的新朋友没看过。

今天小聆姐姐整理给大家分享学习,有更多的问题可以给小聆姐姐留言哦~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110/bc73a2497ce042a48d191fcaf79cd840.gif

原文发表于:2017-06-29 13:16

作者:洪浩猛

亲子关系,既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父子、父女、母子、母女关系,也可延伸为亲友与孩子的关系,如爷孙关系。亲子关系是我们来到人世的第一个人际关系,是一种上下的纵向关系,从被抚养教育到反哺养老,是贯穿我们整个一生的关系,因此也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关系。

亲子关系的优劣,关系到孩子的生理、心理的发育。良好的亲子关系,会给孩子一个愉悦轻松的长大环境,相反,较差的亲子关系则会给孩子营造出压抑的、恶劣的、反常的长大环境,从而影响着孩子的语言发展,决定了孩子的品格、修养、行为、态度、毅力的良莠,也决定了孩子未来的人际交往模式。

亲子关系的建设是一门难以驾驭的艺术,更是个人修养及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家庭关系和谐的体现。而当今社会中的亲子关系普遍呈失常状,当下年轻的父母多为80、90后,在那个大发展的年代,自己的父母忙于拼命工作,往往以物质满足来填补亲子关系的缺位,因此他们也就普遍渴望拥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并将这种渴望向子女转移。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110/f1355bf1685e46f69c50d1ca618734fd.jpeg

然而,由于缺乏优良的亲子关系体验,当下年轻的父母只有靠通过网络,来寻获建立亲子关系的方法。可是,在文化快餐盛行的年代,鸡汤教育更是大行其道,给了年轻人诸多的错误指引,尤其与鸡汤教育相呼应的早期教育市场的繁荣,更是让年轻的父母迷失在孩子长大路途中。或者继续以物质满足替代亲子关系的缺位,或者听信所谓心理保护给予孩子过度的呵护,或者由于各种担心给予孩子过度的保护溺爱、再或者过度强调挫折教育,给予孩子高强度的要求、过度强调强者教育给予孩子超生理、心理能力的学习锻炼。因此,诸多违反孩子自然长大规律种种错误,一方面会导致孩子唯我、敏感、脆弱、娇气、霸道的心理和行为,另一方面也会很快导致了孩子的不安、恐惧、反感、反抗,直接破坏了正常的亲子关系建设,对孩子的长大形成不良影响。

在当今社会的所有家庭中,听障儿童家庭对亲子关系的破坏尤其严重。除具备普通家庭的普遍破坏特征外,由于孩子的听力损失对自己造成的心理损伤,对家庭成员造成的集体心理失衡,听障儿童父母及其他亲人往往会给孩子更多地关注和呵护,或者由于对孩子未来的恐惧,而加大对孩子的要求,盲目的教育——会促使父母给予超孩子生理、心理能力的要求,二会导致家长给予孩子的教育失衡,而听障儿童家长所施行的错误一定会大于健听儿童家长,甚至是倍数关系。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110/877338a31e514490a507f7a14d25c1b3.jpeg

同时,由于听障儿童获得听觉的时间晚与其他儿童,因此在长大过程中信息获得总是少于普通儿童,导致了听障儿童心理发育普遍晚于其他儿童,而听障儿童家长对孩子的担心和溺爱尤过于普通家长,从而又影响了孩子正常的生理发育。此时给予孩子过度的保护或者超强的训练,对亲子关系的破坏程度会大于普通家庭。这就是绝大多数听障儿童家长无法进行家庭康复原因。

笔者从事听障儿童家长辅导工作十五年,接触了数万听障儿童康复案例,发现亲子关系是阻碍孩子们康复效果的最大因素,除上面提到的破坏因素外,错误的康复模式、错误的康复方法更是破坏亲子关系的因素,如离乡背井的康复模式造成的家庭成员的缺失;全托式康复对孩子安全感的破坏,从而导致对父母的信任缺失;高强度超孩子生理、心理能力的发音训练对孩子造成的心理压力等等。

为此,笔者于2008年开始尝试探索新的教育康复模式,并创立了网络社区康复模式,从理论到实操技能都超前的语聆康复系统。其中亲子课堂更是语聆的独家课程。

适用人群:年龄16个月-5岁,听力干预相对较晚,或前期干预策略失误,导致孩子与家长的关系出现不正常状态的;孩子已经出现不良性格或习惯表现的;听觉及言语习惯没形成或已经出现不良表现的。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110/7743b2e8d2654f358e4b1ab3479e26be.jpeg

授课形式:采纳一对二授课形式,即教师在课堂上同时对孩子和家长,由教师进行示范和引导,展示教学并指导家长与孩子完成互动,寻找家长与孩子错误关系的形成因素并给予指导修正,重新帮助家长与孩子建立正确的亲子关系,同时教授家长与孩子互动技能,促使家长能够独立完成家庭教育康复内容。

课程体系:分听觉、言语、语言三个阶段,每阶段三个月。按照孩子当前的听力、言语、语言状态进行分段授课,按照家长能力制定授课时间策略。

A、B、C三个阶段课程内容并非独立,而是强调衔接性,呈交替形态,视孩子的进展交替进行,还要看家长的学习领悟能力,遇强则可从中结束转为周、月指导,最终转入网络指导,遇弱则适当延长。

语聆亲子课堂从网络社区康复模式探索期开始到现在,从试验到成熟的几年时间里,我们仅投入几名教师的力量就带出了700多名听障儿童家长,且这些孩子的康复效果普遍高于旧的机构康复模式,可见效率之所在。

受语聆网络社区康复模式推广的影响,近年来语聆康复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不仅获得了广大家长的支持,也受到很多康复教师人接受和采纳,因此北京语聆的一些康复概念流传甚广,如听觉培建、黄金三月和亲子课堂。但是,因我们受经费限制从未举办过对外的教师培训,所有北京语聆的理念虽然受到很多教师的认同,但大家都是按照各自的理解去进行操作,也因此就造成了各种错误的结果。

对于亲子课,现在已经是国内非常流行的课程,各康复机构或称为亲子训练或称为avt,一方面似乎是解决了2岁前幼龄儿的康复问题,另一方面也保障了各康复机构的生源。可是,几乎所有机构或亲子课的教师从未对亲子关系的概念进行研究,错误地认为亲子课就是指给低幼儿上课,盲目的从社会上的一些早教培训课里模仿,结合一些听觉训练和构音训练就冠名为亲子课,导致了国内的所有亲子训练都流于形式,甚至出现了教师与孩子一对一,家长不得进教室的笑话;把集体课作为亲子课唯一课程的错误;更有甚者告知家长,上亲子课是为进入机构康复提前排队占位。

因此一些著名康复机构的外围就出现了这么一个特别的听障儿童家长群体,心里明知道孩子的时间不可耽误,却只能无奈的每天上着一节所谓的亲子课等学位。最极端案例在我们国内最著名机构,某孩子十个月做人工耳蜗手术,其家长带孩子上了一年半亲子课等学位,再一年半机构康复还康复不了的案例。而在北京语聆这样早手术的孩子在低幼阶段就完成了康复,三岁时已经能和普通孩子一样入幼儿园了,且大多数语聆妈妈在孩子康复期没有请假耽误工作事业。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110/7d849be4bfae4202a4e4279e8e33ed57.jpeg

如上所陈状况,在我们心疼孩子着急家长盲乱的同时,作为听障儿童家长要认清事实,厘清对亲子关系的认识,要走对路解决自己真正面临的问题,勿盲目牺牲自己的精力、财力坐待学位,更不能在等待中消耗掉孩子宝贵的能力发展时间。而作为康复教师,也要正确面对自己的工作,在当前孩子听力解决早程度高的时代,重新认识自己的工作位置,要富有探研精神、求真精神,要勇于反思敢于质疑错误。

以上小研究小总结完稿于2017年6月29日凌晨,愿与广大家长、听障儿童家长、早教教师、康复教师分享交流,感谢多提宝贵意见。

洪浩猛

北京语聆听障儿童家长服务中心


原文地址:https://www.sohu.com/a/366067288_705542,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干货丨教育康复之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