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务发布 发表于 2025-3-26 12:33:05

亲子阅读=陪读?家长做好这件事,孩子肯定很优秀!

同城信息网:转摘自盛京金小宝
很多宝妈都知道,亲子阅读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早教方式。

但是,如何提高亲子阅读的质量却难为了一众宝妈。那么,如何才能高效的进行亲子阅读呢?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511/a4839fe77806457283a80954231e93f0.png

营造氛围,创造环境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511/74740a343fe24168a0ff2b23953d1523.jpeg

(图片来源:网络)

《三字经》里说:“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为了孟轲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多次迁居。

可见,学习的氛围和环境对一个人影响有多大。

前段时间,幼儿园组织了一个育儿分享。其中,有一位妈妈的分享让我非常震撼、敬佩。

她家的宝贝是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不仅阅读了很多中英文绘本,还可以和外教老师用英文聊天甚至可以用英文编写故事。

没想到这样的天才宝贝会离自己这么近,只有不到一米的距离。

后来,在妈妈的分享中,我明白了,所有的奇迹,所有的成绩,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她的家里,有3400多本关于宝贝的书,简直就像一个小型图书馆。

不仅书房摆满了书,其他房间每个都有书,她说:“要让孩子随手都可以拿到书,视野范围之内都能看到书”。

过年回家,为了能给孩子养成看书、念书的习惯,妈妈把孩子爷爷家,姥爷家同样地营造了“随手能拿书,随处可见书”的环境。

不仅如此,妈妈还给宝贝创造了一个念书角,在这个念书角里,小朋友可以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拿着一本喜欢的书,细细的去品味。

现在想想,外面的书店,有很多都设置了念书角,还会循环播放轻音乐,目的就是为了营造一个念书的环境吧。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511/dad0406220904357ae4616262ca784be.jpeg

(图片来源:网络)

所以,在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之前,先为他们营造一种念书的氛围,创造一个念书的环境吧,这是前提,也是基础。

以点带面,回归生活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511/1272f3cf878d4e1ab0fc2d07f57be0fe.pn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511/847d696248be4419be183260e201a550.jpeg

(图片来源:网络)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亲子阅读同样适用这句话。

陪伴孩子看书,不仅要选择适合孩子年龄段看的,也要选择孩子感兴趣的书,双管齐下,才能事半功倍。

有一天,闺蜜家3岁的孩子突然说要当一名交通警察。闺蜜回应说:“好啊,当然可以,但是,想要当一名警察可是很不容易的。不如,我们现在先去找找相关的书籍了解一下吧。”

找出书以后,闺蜜顺势带领孩子她们进行了长达1小时的亲子阅读体验。

其中,《小小梦想家:我是交通警察》一书中,讲了很多交通规则和交通标识。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511/a33cebfb759348aeb532cd0a00cd2156.jpeg

(图片来源:网络)

当天下午,闺蜜就带着孩子走出了小区,来到了大街上,她指着一个十字路口的指示牌对孩子说:“宝贝,你还记不记得这是什么标志?”

“我知道,是注意行人!”

“嗯,没错,是注意行人的标志,你看,十字路口,是不是所有的车辆在遇到红灯的时候都停下来了呢?”

“那你知不知道为什么注意行人的交通标志牌会放在这里呢?”

“因为这里是路口,有斑马线,会有行人通过......”

朱熹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引导宝宝学习知识,只听只看是不够的,要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才行。

2018年,孙俪在微博上,推荐了几本书。

其中《香喷喷的早餐》已经变成她们家的早餐餐单,等等小花,每晚会看着书来点第二天的早餐。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511/133a68e53ad74995948ff9a8b5e63624.jpeg

(图片来源:孙俪微博截图)

从书中看到了早餐的样子,从生活中品尝到了早餐的味道。这就是阅读的力量。

从感兴趣的点出发做引导,逐一扩展,再慢慢的应用到生活当中,学以致用,这才是亲子阅读最重要的意义。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511/5e371cc5048640828107085272eca81e.png

持续性输入+输出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511/38c3d4ba971a4dcebf37d069ac0cad1b.jpeg

(图片来源:网络)

孙中山先生曾说:“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念书。我一天不念书,就不能够生活。”

这句话恰好印证了那句“活到老,学到老。”

同样,亲子阅读也不应该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是需要坚持不懈的输入+输出。

王恒屹不到6岁,认字3000以上,熟背唐诗宋词,被撒贝宁称之为“行走的中华小诗库”。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511/e0ea85135195488ab7cc00c767635aee.png

(图片来源:网络)

在《挑战不可能》的舞台上,当台下观众对题目手足无措的时候,王恒屹却早已说出了答案。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511/089a730905dd484aaffe19b34556240f.png

(图片来源:网络)

李昌钰博士曾问过王恒屹的奶奶:“他是一遍遍的重复练习背,还是解释给他听?”

奶奶说:“一般读上三四遍,然后把书合上,自己先背一遍,然后我再解释。”

这种重复性的记忆,就是所谓的输出,对小恒屹的长大起了关键作用。

中国福利会宋庆龄儿童发展中心,儿童阅读专家赵晓华指出:“亲子阅读不是你简简单单的给孩子讲故事,最重要的是输出,这才是亲子阅读最为核心的内容。”

输出可以是在孩子听完一本书之后自己的陈述,可以是用画画的方式去记录一个故事。但不管选择何种方式,都要在输入之后,不间断地进行输出。

就像写作一样,没有过硬的知识,浏览群书的本事,想写出一篇爆文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但是,假如你既有知识也有本事,却没有写出来,没有进行输出,将知识存封在记忆里,终将被遗忘。

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而这里的烂笔头说的就是输出。

亲子阅读,只有不断地进行输入和输出之后,才能真正了解故事,从而转化成自己的知识。




原文地址:https://www.sohu.com/a/394425233_100138884,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亲子阅读=陪读?家长做好这件事,孩子肯定很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