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宝宝喂养无小事,这些 坑 要注意啦!
同城信息网:转摘自EarlyBird爱彼宝很多家长对于在宝宝喂养这件事情上,很花心思,但却在不经意间掉入“误区陷阱”!今天这篇文章,就来带大家走进大部分人都会忽视的喂养误区,科学避坑,守护宝宝健康长大!
误区一:给1岁内宝宝喂蜂蜜水?
蜂蜜是一种高热量、营养单一的食品,最重要的是在酿造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而对于小于6个月的宝宝,肠道对肉毒杆菌的抵抗能力弱,容易让肉毒杆菌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中毒”的风险!
正确做法:1岁内禁止蜂蜜及含蜂蜜的辅食(如蜂蜜蛋糕),1岁以上也需少量尝试并观察过敏反应。
http://q8.itc.cn/images01/20250623/9fa07d48c6684684bf3a5949bb145093.jpeg
误区二:过早添加辅食,加盐、糖
有的家长担心宝宝营养不足,4个月前就添加米糊,或为了调味在辅食中加盐、糖。殊不知,过早添加辅食会加重宝宝肠胃负担,盐和糖则可能损伤肾脏、引发挑食。
科学建议:辅食添加时间:4-6个月,从单一米糊开始,逐步过渡到蔬菜泥、肉泥。注意调味禁忌:1岁内辅食不加盐、糖,1岁后也需清淡饮食。
误区三:奶粉冲调不当,营养全白费!
冲奶粉并不是“奶粉+水”随便搅一搅?
错误1:用矿泉水冲调
矿泉水的矿物质可能加重宝宝肾脏负担,建议用烧开的自来水。
错误2:先加奶粉后加水
会导致浓度过高,正确做法是先加水至刻度线,再加奶粉。
错误3:摇晃奶瓶产生气泡
易引发胀气,应双手滚搓奶瓶至溶解。
http://q8.itc.cn/images01/20250623/5807cad7dd364bf99ed70355ea40e472.jpeg
误区四:喝果汁就等于吃水果?
很多人认为喝果汁就等于吃水果,然而当水果榨成汁之后,起到关键作用的膳食纤维几乎为0,还存在卫生不达标的安全隐患。
2017年5月美国儿科学会公布最新指南:果汁对1岁以下的宝宝没有任何营养价值,还会增加肥胖和龋齿的风险,不应该纳入到宝宝的饮食中。所以美国儿科学会,把果汁拉入了1岁以内的宝宝禁止摄入的黑名单。宝妈们应该鼓励让宝宝直接吃水果,1岁内的宝宝,母乳和配方奶足够提供水果所含的营养素。
误区五:以母乳为主,纯牛奶不能喝
宝宝满1岁后,在饮食均衡的前提下,可以开始喝全脂牛奶,而在1岁以前应该喝母乳,如果母乳不足也应该喝配方奶而不是纯牛奶。
特别提醒:母乳不足时需及时添加配方奶,切勿盲目坚持纯母乳导致营养不良。
http://q2.itc.cn/images01/20250623/20abd9ba5c1c4194aa1e2f438046db1f.jpeg
误区六:追喂、哄喂、强迫喂
01追着喂饭:破坏宝宝自主进食意识,易导致消化不良。
02强迫进食:宝宝扭头、闭嘴即表示饱腹,过度喂养易引发肥胖。
03边吃边玩:疏散注意力,影响消化吸收。建议固定餐位、关闭电子产品。
误区七:这些“危险食物”千万别碰!
01纯牛奶:1岁内难消化,建议用配方奶替代。
02整颗坚果/果冻:呛噎风险高,3岁前需碾碎或避免。
03含咖啡因食物(如巧克力、茶):影响宝宝睡眠和神经发育。
http://q3.itc.cn/images01/20250623/6a7bc258d47e476589c2455b62030e37.jpeg
喂养宝宝是一场需要耐心与科学的“持久战”。避开这些误区,才能让宝宝吃得健康、长得更加茁壮!
原文地址:https://www.sohu.com/a/907119658_120852525,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