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义,旅行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课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意思是既要博览群书,又要遍游各地, 了解当地风土人情, 民族文化, 增长见识。告诉我们要理论联系实际,才不至于成为书呆子。从古至今,多少能人志士,行走在中华大地,不仅仅是为了单纯的旅行。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交流,开拓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唐玄奘历尽苦难,西行五万里,历时十九年,终于取得真经。孔夫子周游列国,坚持讲学,孔子思想得以广泛传播,为世人留下宝贵精神财富。李白寄情山水,游历大半个中国,留下无数绚丽的诗篇,堪称千古绝唱。徐霞客三十多年的旅行考察,创作《徐霞客游记》这一文学作品,不仅描述了中国的大好河山,更是地理学的经典著作。
我们不是使者,也不是诗人,更不是旅行家,但却可以去学习他们旅行的过程。如今我们中的大多数,基本上拥有了丰富的物质生活,旅行对大家来说应该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享受。有人认为旅行是一种生活方式,曾经有人说,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
我们总是容易受到世俗观念或是思维定势的影响,或者带着某种傲慢或偏见,这样往往容易失去发现真相、感受真实的机会。
要读懂旅行背后的人文气息,需要有深度的思考力,而不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思考的深度决定了人生的宽度。昨天读书,看到一句话,突然有些感触。这句话说,长大始于对生活“天真”的态度。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颗属于自己的内心,不同的心境导致我们对外界不同的感知,从而造就了不同的自己。
我经常想,面对世界,人是不应该只有一种姿态的,从乡村到城市,从学校到职场,从本国到全球,其实是告别一个习惯的过程。告别习惯的环境,告别习惯的位置,告别习惯的身份,用不一样的姿态去感受这个世界。这种姿态是浸染在喧嚣中认真听过不同的声音,是面对广阔的天地不拘于世俗的牵绊,更是独立于人潮时排除了嘈杂,也就收获了清醒。
追求更好的自己,其实是不断学会懂得的一个过程。和父母小孩一起旅行,你会懂得感恩的意义,亲情的可贵;和爱人一起旅行,你会重新找回内心的激情,撩动最真的情感;和团队一起被公司奖励而旅行,你会觉得价值的认可,努力付出终会有回报。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万事万物都应情应景,每个人都是一道风景,你在桥上看风景,同时你也是别人眼里的风景。
人生不过是一场旅行,换一种姿态,你的人生才能变得有更多可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