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卖货救不了旅行社的命,旅行社疫情下更要避坑!
文: 谷国立/赢旅动力疫情下旅行社圈很慌乱,其实过去几年危机也一直存在,只是疫情这一刀更深切而已,也变成了压倒一些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已经有多家旅行社清盘)
2019年暑期过后看到两种现象:一个是线下旅行社们有的收客拦腰斩,指望春节能赚回一点;一个是部分线上旅行社赚钱能力远远超出了我原来做组团电商的认知!
疫情之下,各种行业焦虑被推到风口。我也希望能为旅行社圈子做点事情,所以在各种直播分享的大流中我也建了个小群,把我之前操盘的入境游电商、旅行社官网电商及微信直营(公域抢流量+私域强转化)等线上旅行社案例做了些分享。
能明显感觉到,处境艰难的线下旅行社,真的很想找个出路。我也从大家的互动中看到旅行社们对真正有效的、能为旅行社解决客源及发展问题的方法非常渴求!
很多人与企业都参与线下的这场解救之战中,各种思路不断的讲,很多都盲目的跟着学,从最近的朋友圈及一些群内反馈中,发现也不少问题,也许会误导旅行社转型。甚至毫不夸张的说,很多中小旅行社被作为了韭菜收割。
在一个群里有旅行社人说,最近随朋友圈大势在某个旅行社同行说服下,做芬香转发卖货,发了一个月确实挣了几百块,今天清理整理微信好友的时候发现被不少微信客户删除了好友,关键都是他之前的优质客户,一年能给他带来小十万的收入。
我最近也屏蔽了不少天天发各种乱七八糟卖货信息的微信,朋友圈干扰太严重了!
还有卖口罩之类被坑的,也连累了信任他的客户。
有说同程的人怎么卖货都很成功,咱只能说别人口里成功背后有你很多不知道的秘密。同程生活收了一批,有人咨询我咪店系统值不得值得买,同程学院也收了一批!不得不佩服同程的执行力!阿里铁军的思维是互联网转化最成功的一道思维!
有没有微信卖货成功的呢?还真有两个案例
1、第一个朋友,微信好友基本都是自己的客户,组团性质的。
疫情开始的时候我也建议他可以试试卖货,但是要用精心卖旅游的方式去做。并把我们之前做微信直营时的一些思路分享了一下。
他微信大概有3000个好友,他对每个客户都进行了打标分组并做了一些标注。他针对不同标注类型的客户组选择发布不同的产品信息。
而产品不是从其他平台选取,我们建议他选择大健康方面的产品,最好是带有旅游目的地原产地背书的滋补品等,一则利润可观,二则价值可以,三则可以复购。
客户看中后通过他微信支付进行购买,他一般是自己先收货检验确保品质后再快递给客户,对于本地的客户他有时自己去送。因为疫情下,他快递的时候还会加点口罩之类的赠品。他会把使用或食用方法通过微信详细的告诉客户,有些客户也会不断反馈互动。
比如他针对一些中老年,对旅游品质要求高的客户等推送的是石斛或桦树茸等产品信息;针对一些中青年的客户,会推送筋膜枪之类的新型健身用品。在朋友圈发布时是针对不同分组的,可以干扰很小。我让他发布产品尽量增加一些相关科普常识,做好发布时间管理等。
然后他会追踪客户的使用效果,鼓励客户发圈等。
他说一个月他的3000好友给他们创造了3万多的收入,包括有些客户转介绍的产品购买。关键客户的反馈都很好!
因为其中有些货源是我介绍的,从货源那边反馈的真实数据有近2万,相信3万的收入没多少水分。
通过分组细化 减少了朋友圈干扰。通过把控产品从采购到发货等品控,让客户信任度加分。
其他平台那些说躺赚的模式,哪有那么好的事情,都是被平台去挖掘你的关系价值而已,没有容易轻松挣到钱,只有用心经营才有更好的回报!
微信卖货的坑,建议旅行社的朋友们多思考!
2、第二个案例,他是去年很早就找我说组团业务撑不下去了。我让他去尝试下微信卖货。教导了一个月才开始执行。不是在他原来旅游客户微信的基础卖货,重新养了一个新微信号,通过公域引流加粉成交。定金加货到付款的方式,2月份一个号一个人一个旅游目的地特产产品做了6万多的净利。数据是真实的,因为引流账户是我给他做的,产品货源是我给他找的。
旅游涉及到6大要素,涉及到的资源点很多,其实旅行社不缺资源不缺货,缺的是静心下来用心去学习找到一个合适的思路好好的去执行它!
最近复工,一些朋友觉得线上沟通还是不够直接,还是到公司来面聊来,结合聊天,聊到一些行业都遇到的坑。
最近私域、社群、电商是很多企业被各种分享直播培训洗脑不断提到的。很多老板们都已经天天挂在口头了。
坑1:在飞猪等OTA开店是被验证多年的坑
量大的薄利多销,资金容易被压款。量小的薄利只能亏损。往根本原因来讲,这是基因的问题,很多旅行社是线下的基因,在线上抢流量是不具备优势的,尤其是没有优势采购资源的连比价都没优势。百程之前可是飞猪签证NO1的大户。
薄薄的利润是所有进驻平台旅行社的痛!
坑2:直播啥的抖音快手等更是坑
旅游不是刚需,你吸引点粉丝大部分都是热闹下。视频的制作到发布也是需要点技术的。投入产出比基本一塌糊涂。旅游还是需要目的性比较强的需求流量进来才能转化。
坑3:把员工变成其他卖货人员是坑
这个事没那么靠谱,不是大家不够努力,一是由于员工的朋友圈含金量本来就不高,二是员工对产品的专业度。主要大坑就是如果员工卖货超过了原来的收入,他后面是不是要把这个变成主业?尤其是让员工变成其他平台的分销的,后面的坑老板们慢慢自己体会吧。
坑4:社群营销其实也是个坑
专业社群运营操盘手做的是社群,而大部分旅行社的社群就是个微信群。
有的旅行社拉了个客户群,最后变成吐槽群了,吐槽怎么会有损失,吐糟跟团的各种不好!
在拉群之前其实就要策划好这个社群的定位和后期的社群运营规划。如果只是为了一个活动秒杀,活动结束最好及时解散群,不能运营好就不要让他成为一个潜在的雷区!
坑5:少跟风
还是认为旅行社少跟风,不懂的地方一定要找到专业的人去学习了解,最好的方式去找到专业的人才去合作。
做了20多年旅游的愿景旅游吴总说,旅游的人很容易轻视一切,把在旅游产品整合的能力延伸到其他区域,导致不断的错过了很多发展实际!
文: 谷国立/赢旅动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