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危而起不辱使命战"疫"路上的未央疾控"逆行者"
2020年庚子新春,一场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蔓延全国,一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争全面打响、牵动人心。而此时此刻,有一群人冲在前方,用自己的平凡之躯,为身后的群众筑起防护的堡垒。冲在抗疫一线的未央疾控领头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王建锋作为未央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负责人,曾经参加2003年非典疫情处置工作,有着33年疾控工作经验的他,充分认识到新冠病毒的潜在风险和危害,严格按照要求科学规范部署工作,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疫情流调处置组每次出动,他都要认真核实,提醒各个环节需要注意的事项,并叮嘱工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为解决单位防护物资紧缺问题,他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渠道联系采购防护物资,全力保障一线防疫人员的工作需要。1月26日晚上八点多,接到指挥部指令,未央区确诊首例患者,王建锋同志立即带领应急处置队赶到现场指导隔离,由于患者家中80岁的老人身体不好,不愿意配合隔离,他走近患者家门口,耐心劝说,给家属做思想工作长达2小时。
大年正月初五,是他54岁的生日,也是我区疫情最为严峻的一天。这一天,流调队连续出动5次,他连续36小时没有合眼,一直忙到初六下午,才吃到同事送来的一口迟来的生日蛋糕。老家年迈的父母身体不好,母亲需要常年服药,原计划春节放假给母亲带回去的药,只好托朋友带回老家,他含着泪在电话叮嘱母亲按时服药,照顾好自己。王建锋同志义无反顾逆流而上,用站好岗、担好责、带好头、履好职的实际行动诠释一名疾控人的初心和使命。
送走妻儿全身心投入"战疫"一线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发,在传染病管理工作一线奋战多年的他临危受命,被任命为未央区疾控中心副主任,勇于挑起疫情处置一线的各项重任。转运疑似病患和密切接触者、面对面流行病学调研、运送疑似病原样本、对病患住所消毒消杀……调度安排这些工作就是万鹏的任务。自大年三十以来,为完成疫情防控指挥部交办的紧急任务,万鹏和同志们在转运工作的战线上来回奔波,经常刚刚结束一个病人的转运,就回单位提上新的防护装备箱再次奔向一线。在最繁忙的时候,即便有片刻的休息,他也是穿着防护服枕戈待旦,只要手中电话响起,他便和同事立即起身,提起防护装备箱,奔赴需要他的一线。
尽管万鹏在防疫工作面前铁骨铮铮,可每每提到家人, 他便直言,"我挺想念家人的。"疫情发生以来,他一直没有和家人通过电话,妻子知道他忙,所以总是通过微信留言,嘱咐他注意防护,他也只能在工作的间隙,给妻子留言,让她照顾好自己和孩子。两个人就以微信留言的方式,相互传递着关心与牵挂。万鹏同志总说,"面对疫情,我要冲在一线,因为我是一名防疫工作者,同时,也是一名党员。"
命运总是派最优秀的战士前往战场
12月,未央区出现了季节性流感,为了遏制流感的蔓延,区疾控中心提前召回了正在陕西省疾控中心学习的曹俊贤。一个月后,流感刚刚遏制,新冠肺炎疫情出现,此时此刻,疫情防控工作压力如山。大年三十,曹俊贤作为新任命的疾控中心副主任,承担起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病人家庭的终末消毒、相关单位的消毒消杀业务培训等工作,每天仅仅休息3-4个小时,有时甚至不眠不休。疫情防控工作艰巨,他会一直坚守在防疫一线。
两个不足四岁的孩子和曹俊贤视频通话时,哭着问,"爸爸,你是不是不要我们了,怎么还不回家。"他笑了笑,安慰说,"放心吧,等疫情结束了,爸爸就回去。"
正月初四,他接到爱人的消息——父亲发烧了,已经39℃了,能不能回家一趟?他看着微信留言,迟疑了一下。这时又接到了上级的紧急命令,他收起手机,再次出发。在奔赴现场的路上,他委托朋友帮父亲买了药送回家,并托朋友告诉妻子,"他太忙了,家里的事管不上,劳烦妻子多操心。"
在疫情考验面前,他没有退缩,积极请战并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请求组织在困难面前考核和检验。他说,"现在是党、国家、人民最需要我的时候,我愿意为之付出自己的青春与所学,为战胜这次疫情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像他们一样舍小家为大家的"逆行者"还有很多很多,用责任守护着人民的安全。
没有一个寒冬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翘首以盼,等待春暖花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