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务发布 发表于 2020-3-11 09:55:22

【牛车实验室】自主/合资紧凑级车地毡工艺对比成本显而易见

[资讯-牛车网]

随着汽车工业各种技术的不断升级,自主车型在很多方面都已经赶超合资车产品。就比如今天我们要聊的地毡层,其实是很少有人关注的。合资车在这方面往往很计较成本,自主车型的优势也就显出来了,因为不设计什么高科技,但是把地毡做好了的确能提升车的档次。今天咱们对比2款合资车2款自主车,看看地毡层的奥秘。

东风日产第14代轩逸:地毡仅有一层,塑料泡沫填充。

轩逸的节约成本在地毡层已经开始,仅有一层毛毡垫,也真是非常罕见的设计。下面的空间都用大块塑料泡沫填充,整体来看地毡层缺少了防水防潮层,从外表却是看不到的。




车内地板覆盖物至少有毛毡垫、防潮层、发泡层, 有的车还会有第四层。

轩逸(参数|图片)仅有一层,也真是史无前例了。就只有最上面的那层黑色毛毡,下面的有没用反正车主也看不到。即便是很多车采用的比较恶心的再生棉防潮层,轩逸也是根本不给你。




掀开地毡,下面露出的白色塑料泡沫真的让人很吃惊。这种材料和常见的泡沫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上面多了一层塑料袋包装。也有不少车会在地板局部使用塑料泡沫,但从来没见过带着塑料袋的。轩逸为什么要如此设计呢?工人懒得撕掉包装?地毡仅一层,下面的线束还没有什么防护,在车里喝饮料要当心了。有液体洒了还真是比较危险,地板没有防水防潮层,要是造成线束周边有湿气可不是什么好事。




后排的塑料泡沫,还很贴心的根据地板形状,设计了“L”形状造型,一大一小“组合装”,很是和谐。不知道塑料袋在行驶中,会不会因为脚踩地毡产生摩擦,发生异响。

广汽丰田

雷凌(参数|图片):薄薄一层地毡,再生棉质地差。

雷凌的地毡层很薄,仅有毛毡层和下面的全再生符合棉质材料填充层,并无防潮层和发泡层。用手触摸地毡层,绒布非常薄,也不是多层压制的,属于最简单的廉价材料,即便是10万元的家轿也不太常用这种地毡。其质感更像是7万元以下廉价车的材料。







雷凌的地板下再生棉似乎是有点极端了,再生棉其实在很多厂商的产品上都有出现。大多数情况下,再生棉属于稍有异味,且颜色基本呈蓝色或者是蓝白相间的。雷凌的再生棉不但面积大,而且颜色是黄棕色非常罕见,正在我们想研究下其品质的时候,用手拽了一下,再生棉的地毡居然就破损了。不得不说这种少见的再生棉,品质也是比较的极端了。质感生硬且很容易被拉断,将这层材料掀开后,可见下面的地板上,铺设了很多沥青止震贴,这属于比较常规的设计。




领克-

领克03(参数|图片):一体发泡成型地毡层,分部位独立安放。

虽然领克不愿承认自己是自主车,但实际上它就是吉利的产品。




领克03车内地板结构比较常规,很多线束半裸露,沥青贴片和钣金胶同时出现。地毡层采用一体压制成型的发泡材料,隔音隔热防潮阻燃。

上汽名爵-名爵6:一体发泡成型地毡层。




名爵6地毡层为一体发泡成型海绵,材质柔软舒适性较好,能够过滤来自车辆底盘的噪音。地毡下线束防护良好,采用波纹管+绝缘胶布双层防护,保证耐用性杜绝震动异响。此外,名爵6地毡下同样粘贴了大面积的止震贴片,消除震动异响。

总结:看了简单的对比,不难发现,自主车型在地毡的用料和布置方面,还真的是走在了合资车的前面。这部分设计其实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关键看厂家是不是想多赚钱而已。地毡材料好,踩着也会感觉更舒适。合资车还是更多的去计较成本,实在是不可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牛车实验室】自主/合资紧凑级车地毡工艺对比成本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