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家的饺子:吃不上饭的年代,一顿饺子值得回味一生
文|长民前几天老伴儿给小孙子包饺子,我们老两口忙活了一上午,香喷喷的饺子出了锅,小家伙不领情,非要订外卖,吃洋快餐,气得老伴一天没吃饭。我于是就想起小时候在农村吃饺子的事来,给大家讲讲。
饺子,在现在人的心中只不过是好吃而已。其地位已经远远赶不上在老一辈人心目中的位置。
过去一说吃饺子就有一种要过年的感觉,在那个年代不过年、过节谁家要是能吃上顿饺子那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说来你可能不信,这却是一件千真万确的事情。过去在农村就有那么一家人不知因为什么决定这天要吃一顿饺子,时间嘛自然是选择在中午。
为什么中午吃饺子也是有讲究的,因为那时一般吃好的都会选择中午这顿饭,一来是中午一般人吃得比较多解馋。
再就是中午吃饱了晚上还可以省一顿。一家人忙活了半天,那个年代肉是很稀罕的东西,自然是没有的,就算有,一般家庭也吃不起。
赶上三年自然灾害,农村闹饥荒,老刘因为当时在县城供销社有份儿差事,所以一家不但没被饿死,反而有点余粮。
但也仅仅也就是能够吃饱而已,一家老小天天棒子面,瓜秧子汤,吃得眼儿都绿了,几个孩子嚷着要吃顿饺子。
老刘一狠心,就准备吃顿饺子解解馋,于是就切了颗自家种的大白菜、在街上用自家的黄豆换了块豆腐、又放了点猪油,这已经是很奢侈了。
眼看就要到午饭的时间了,高高兴兴地包好了饺子,下到锅里刚煮上,这时候刚好有个邻居来串门,这家的主人可就犯了难了,捞出来吧,这么稀罕的东西必然要给邻居尝几个,这要遇上个不自觉的说不定要吃几个才肯罢休,他可真舍不得。
不捞吧眼看就开锅了,再煮就要烂了,思虑再三决定还是不掀锅。邻居看锅开了就提醒主人说锅里是什么?开锅了!
老刘装作若无其事的说:“没什么没什么,就煮了点地瓜白菜汤。”
等邻居走后掀开锅一看,好好的一锅饺子全煮成了面片儿汤,一家人一边稀里呼噜的喝着饺子汤,老刘一边狠狠地说“哼!我就不掀锅,非馋死你个“馋熊”不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