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古老的古道,车辙痕近半米深,始皇帝走过,就在河北
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有很多著名的“古道”,比如中国西南地区的茶马古道、拥有1300年多年历史的唐蕃古道、北京西部山地的京西古道、安徽浙江之间的徽杭古道,还有横穿太行山的太行八径等等,这些古道都是先人们用双脚走出来的路,也印证了先人们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其中保存最好、最古老、最有历史痕迹感的则属河北石家庄井陉县境内的秦皇古道。热爱户外的驴友们都喜欢走一走这样的古道,去寻觅当年人走马驮的繁闹场景,去感受一下曾经的历史风韵。我也走过一些古道,但大多数是名义上的古道,实际上几乎都被开发或被破坏了,大都名存实亡,仅徽杭古道还算完整,但当我走了石家庄井陉县的秦皇古道后,给我的印象最深:这才是保存完美的古道!这才是原汁原味的古道!为什么呢?简单说,一是年代久远,二是“痕迹”深刻,一看见那样子,仿佛就是昨天的历史重现。
为什么说秦皇古道是历史最悠久的古道呢?前面提到的几条古道,最久的有1300余年历史,可秦皇古道的历史更久远,因为这条古驿道的历史可追溯到秦代。那时候,秦始皇刚统一中国,为了巡游和发展的需要,便着手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驿道,其中井陉古驿道就是当时主干线上重要的一段。这段古驿道横穿太行山,在峡谷和岭上蜿蜒穿行,因井陉古道曾是秦始皇出行天下最重要的驰道,死后也经由此道,故有秦皇古道之称。这样算来,秦皇古道距今都有2200多年了,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久远的古道了。
为什么说秦皇古道是保存最好的古道呢?
首先,之所以说井陉境内的白皮岭秦皇古道是现存最完整的一段,是因为这段古道处于山岭中,地势险要,坡陡难行,远离镇村,位置偏僻,当地在搞开发建设时,“触动”不到这个地方,故而逃过了被开发、被破坏的厄运。比如,当初在修建现在的307国道时,虽基本沿当年的秦皇古道而建,但到此处,因为山势太陡而绕开了,由此把这段古道保留了下来,换句话说,这段古道就被废弃了一样,尽管,在之后的岁月中,这条千年古道也被老百姓使用,人走马驮,拖拉机、人畜车都从这里过,直到有人惊叹这是中国道路交通的老鼻祖,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才被封闭,停止使用,也是因为这条古道空洼不平,人车行走都多为不便,渐渐被荒废了似的,所以,古道才被完整的保存下来,可谓是幸运至极。
为什么说秦皇古道是最有历史痕迹感的古道呢?
从图片上可以看出,古道基岩的路面两侧有两道深深的沟痕,不知情的还以为这是流水冲刷形成的沟痕,其实,这两道痕就是车辙痕,就是马车压过磨损地面留下的痕迹。可曾想,这得多少年多少车才能压成这样的痕呢?是啊,历史上数千年以来,曾有多少人、多少马车、多少辎重车经年岁月的走过啊。俗话说,积少成多,人走的多了便成了路,车走的多了就留下痕了。大体看看,这两道车辙从门洞下穿过,又长又深,深深地镶嵌在厚厚光滑的基岩路面里,有的地方深约40公分,有将近半米深了。两行车辙痕铺路方石呈淡淡的青色,历经多少的车轮碾轧、马蹄踩踏、风雨侵蚀,石块已经变得光滑如镜了。
从图片上可以看得出,城楼下有一段基岩石面,明显的低于两头,中间洼,两头高,呈凹形。这是由于在长年的车辆碾轧下,车痕深到一定程度时,阻碍了通行,又因有城关在上不能翻修,只好请当地的石匠将其铲平,这样新的车痕再次形成又继续阻碍通行又被铲平,周而复始,历经漫长岁月,路面自然就降低了。即使这样,现存的车辙痕也有30多厘米深,这是历史留下的痕迹。你说,这个印痕是不是最深刻呢?这个痕迹是任何其他古道都没法比的,所以说,秦皇古道是保存最好、最有历史痕迹感的古道。
中国可以寻根探秘的地方很多,你都到过哪里?有何见识,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