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延期一个月!这5点建议考生家庭要切记,关乎孩子未来
高考延期一个月,当之无愧成为今日的头条新闻。往年6月7日、6月8日为高考时间,今年受疫情影响延期到了7月7日和7月8日,这对家有高考生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件幸事,因为孩子们又能够多出一个月的时间来复习了。很多家长都在朋友圈纷纷感叹:“这是最强福音!”“等了这么久,终于等到准信儿了!”是呀,高考一直以来都被奉为孩子们人生最为重要的转折点,所以才会被全社会关注。在这里罗列了几条建议,希望家有考生的家庭都能够重视起来——
(1)请给予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不要施加过大的精神压力。
孩子寒窗苦读十二载,父母也付出了不少的心血,所以在高三这个关键点上面家长们时刻都绷着神经,无限紧张。
有的家长看见别的孩子学习成绩有所提升,而自己的孩子依然原地不动,心中就怨气冲天或者唠叨不停;有的家长见不得孩子休息,巴不得孩子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用工学习,要不然就大发雷霆或者火冒三丈;有的家长平日里看着孩子很勤奋,但分数一下来之后又觉得孩子是在假装努力,抱怨连篇或者语言暴力也就成了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父母深知高考的重要性,孩子又何尝不知呢?如果你总是给予孩子一些负面的心理暗示或者毫不遮拦的鄙视情绪,势必会给孩子造成过大的精神压力,甚至部分孩子会出现破罐破摔或者故意不学来还击父母。
(2)爸妈对高考最大的重视,应该是学着以平常心对待。
家有高考生,家长们总是充当着未卜先知的角色,企图帮助孩子扫除一切障碍。
孩子明明穿两件衣服不冷,家长非要孩子穿三件,理由就是穿两件万一感冒了,影响孩子高考复习;孩子很久没有吃烧烤了,嘴馋的好想吃一口,家长说什么也不同意,认为孩子高考前都不能吃烧烤,万一拉肚子影响高考复习;门外电梯的声音,明明这些年孩子早已习惯了,可家长却故意夸张电梯声音对孩子影响,要求物业暂停运营自己门口的这一部电梯,理由便是影响了自家高考生的复习……
在此提醒各位家长,你对高考的无限重视,最好的状态应该是回归平常。因为很多时候,你张口闭口的影响孩子复习,无疑是在加大孩子的心理负担,往往更不利于孩子用心学习。
(3)不要把“要为父母争口气”天天挂在嘴边。
生活中,有的家长邻里关系不融洽,为了自己能够在邻居面前扬眉吐气,企图让孩子高考考出好成绩来为自己扳回一局;有的家长妯娌关系不和睦,为了能够让自己说话的底气更足一些,总叮嘱孩子“你要好好努力,为我争口气”;有的家长觉得老人重男轻女,总是指望女儿考入名校改写老人心中的偏见,让自己一洗前耻……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作为父母我们都能够理解,但是这种总以“要为父母争口气”的思想引导却不利于孩子学习。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不是父母用来为自己争脸面、争名声的傀儡,你过分的强调孩子高考只准成功不许失败,不仅加大了孩子的心理负担,其实也在离间孩子与你之间的感情。
(4)不要好高骛远,对孩子的期望要切合实际。
生活中,有些家长就是幻想高手。我曾接触到一个家长,去年高考前三个月,她给我说她的儿子只能考三百分左右,她问我如何快速提高儿子的学习成绩,从而达到她的理想标准。我顺势问她,她的理想标准是多少?结果她回答“重本”。
而这种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家长还蛮多的。就像今年受疫情影响,孩子们开学时期得以延长,并在家上网课一样。很多家长幻想着自己的孩子在学校一定是非常努力的学习,之所以在家上网课的时候吊儿郎当、敷衍了事,不过是网课这种形式的错误而已。殊不知,家长这种落差心理的根源,无非来自对自家孩子的高估与梦幻。
高考分数,自然是越高越好,但学习目标的制定一定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来制定。不能给孩子制定一个根本完成不了的目标,我们应该把目标设置在孩子跳跳脚就能完成的分数上,慢慢地,孩子的学习兴趣也就提升上来了。
(5)注重孩子的劳逸结合问题。
越是到了高三,尤其马上四月份了,家长们紧张的情绪愈演愈烈。有的甚至达到了疯狂的状态,见不得孩子休息一分钟,巴不得孩子分分秒秒都在复习或者刷题。
如果紧张的学习情绪得不到舒展和平息,孩子很快就会进入疲惫状态,而越是疲惫之后,孩子的学习效率就会成倍的下滑。与其让孩子拖着疲惫的身子熬着,不如让孩子适当休息一番,待到疲倦得以释放之后,再次回归复习效果往往会事半功倍。
注重孩子的劳逸结合问题,当看着孩子哈欠连天的时候,我们可以鼓励孩子小憩一会儿再学习;当孩子成天把自己关在书房用工学习的时候,我们可以鼓励孩子适当休息,这样更加利于高质量的复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