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里的功能你都用得上吗?学会这 4 步,让你的使用更高效
2019 年,微信月活跃账号数超过 11.5 亿。从基础的聊天沟通到朋友圈分享生活,从公众号文章到小程序游戏,从日常购物支付到水电物业费用缴纳,微信的功能早已超过了一个即时通讯软件的范畴。不停的刷新朋友圈更新,关注了很多没时间看的订阅号,也收藏了很多不会再打开的文章,微信的功能的确越来越多,但效率却越来越低。如何让微信更高效,就是这篇文章要讨论的内容。
懒人目录
精简「发现」, 其实这些内容并不重要公众号断舍离,这样做效率更高放弃你不会看的收藏这些服务,其实也没有那么重要
精简「发现」,其实这些内容并不重要
微信底部的按钮,分为「微信」、「通讯录」、「发现」和「我」。其中,「微信」和「通讯录」是你最常使用的聊天界面和联系人界面,「我」是你个人的信息及 app 设置界面,「发现」则是微信附加功能的集合。
▲
搜一搜、看一看等功能,都在这里
其实,这些功能并不是每个都很有必要,我们可以在「我 > 设置 > 通用 > 发现页管理」中开启或关闭发现页的项目。
以我为例,发现页我仅保留了「看一看」这一个功能,朋友们点赞过的文章都会集合在这里,相较自己去寻找文章,经过朋友们筛选的优质文章更值得阅读。在发现页停用的功能并不是彻底关闭,小程序可以直接下滑主界面使用,其他功能都可以在「微信」页点击放大镜来搜索查看。而像扫一扫、收付款,也可以点击微信顶部的「+」选择使用。
如果对你来说朋友圈的内容非常重要,那我建议你通过「我>设置>朋友圈更新提醒」将发现页图标上的小红点关闭。朋友圈虽然重要,但也不至于有了更新就要去查看,去掉这个红点,可以让你打开朋友圈的次数减少很多。
▲
没有红点是不是完全不想点「发现」?
有一种时间管理法则叫做 GTD(Getting Things Done 尽管去做),简单来说,就是把需要做的事情一件一件集中精力完成。每天早八点,或者每天晚饭后,在一个定好的时间里将一天的内容一次性看完。这样既不会漏掉朋友圈的内容,也不会让我们的时间碎片化。
公众号断舍离,这样做效率更高
你关注了多少个公众号?我关注了整整 200 个。那又有多少公众号是我每天都会查看的呢?仔细翻阅后发现,很多公众号我连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关注的都忘记了。
优化公众号的第一步,就是删除那些你基本不会看的公众号,比如一时兴起想要学开发关注的学习号,为了领取优惠券关注的店铺号,为了售后临时关注的服务号,某款智能产品对应的功能号等等,在我一通操作之后,剩下的公众号只有 79 个。
事实上,文章看不完除了关注的公众号太多以外,不定时的文章推送也会让我们的时间碎片化。其实,就像定时看朋友圈一样,我们也可以设定一个固定的时间段去查阅公众号,如果不看的话,关注再优质的公众号都没有意义。
当然还有一个更极端的方法,那就是将除了快递、单位等必须关注的服务号以外,把所有公众号内容都移到另外一个重新申请的微信号码中,每天定时登陆另一个微信查看文章,不仅让主微信更加专注通讯,副微信也可以让我们更加专注于公众号内容。
▲
没有微信双开,也可以在这里切换
放弃你不会看的收藏
好文!收藏!码住!看到一篇优秀的文章或者一段精致的视频,相信你会和我一样把他收藏起来,以便日后再看,而这个「日后」,可能永远都到不了。AppSo 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来教大家如何清空微信收藏。今天要分享的,是另一个「清空」微信收藏的方法。
当我们看到一篇不错的文章,会点击右上角的三个点,然后点击「收藏」,把它放进你的仓库。我们也可以关注自己常用笔记、清单 app 的公众号,比如 「微软云笔记」、「有道云笔记」、「滴答清单」,点击下方的图标,将文章发送到这些 app 上。
这时,你就可以在对应 app 中看到这篇文章了。
▲
《滴答清单》与 OneNote 界面
当然, 对于收藏我们也需要与朋友圈、公众号一样的处理方法,那就是定时去查阅,相比放在微信的收藏栏目中,经常会使用编辑的笔记、清单 app 更适合阅读收藏文章,至少不会像微信收藏一样扔在一旁根本想不起来。
这些服务,其实也没有那么重要
几年前,我们总在希望自己能在微信步数排行榜的前几名,甚至有人会根据微信步数多少来猜测那个 TA 今天去了哪里、做了什么。而今天的我们,看到每晚更新的微信步数,可能之后淡淡的说一句:「啊,今天又是 200 步呢」。
曾经我们没有太多的信息获取平台,腾讯新闻可以让我们快速的获知世界各地的最新新闻,但如今从微博到今日头条,甚至手机自带的内容整合中心,早已覆盖并超过了腾讯新闻的内容。
▲
一条新闻我可以收到一堆推送
很多微信的辅助功能,像 QQ 邮箱提醒、群发助手、腾讯新闻、微信运动等等,它们的确都很实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或时效性降低,或功能被替代,或使用次数减少,我们都可以把它们关闭。没必要在每晚 10 点听到手机提示,带着满心的欢喜和期待,发出「啊,今天又是 200 步呢」的感慨。
当然,每个人有自己的使用习惯,每个人对微信也有自己的理解,上述的四种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人。但如果你和我一样希望更加高效的使用微信,相信上面提到的方法会给你一些帮助。看似繁琐的断舍离,其实是为了让更多更有趣的新事物走进你的生活。
页:
[1]